墨西哥料理在台北自 21 世紀初以來已有了顯著的發展。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台北想吃墨西哥菜,往往只能在西式餐廳點到品質普通的玉米片(Nachos)或塔可餅(Tacos)。如今,你可以在台灣首都找到越來越多的 墨西哥餐廳

墨西哥料理絕不只是玉米片和塔可餅。它是一種豐富多元、具有眾多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以下我們將介紹一些最受歡迎的墨西哥料理,以及它們為什麼如此受人喜愛。

其實在世界各地的餐廳都能找到這些料理。有些以蔬菜入菜、有些搭配香辣的辣椒醬汁,也有許多使用牛肉或雞肉等肉類。無論是哪一種風格,都能帶來令人驚豔的風味。下一次旅行到墨西哥時,或者就在你附近的墨西哥餐廳,例如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被譽為台北最好的墨西哥料理,你都能享受到這份美味。

豐富而多樣

墨西哥料理擁有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並隨著地區而展現出不同的特色。各式料理源自墨西哥各地,展現出獨特的風味、色彩與烹飪方式。這種靈活性正是讓墨西哥料理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由於墨西哥料理在全球廣受歡迎,它的熱潮絲毫沒有退去的跡象!在世界各地的角落,你都能找到美味的墨西哥料理。

墨西哥料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瑪雅(Mayan)和阿茲特克(Aztec)文化,並且自古以來一直廣受喜愛。瑪雅和阿茲特克的飲食主要以玉米、豆類、水果、野味、魚類和辣椒為基礎。隨著西班牙人來到墨西哥,他們帶來了其他牲畜,例如羊、豬、牛,以及乳製品、大蒜和其他香料。自那個時期開始,墨西哥料理也逐漸受到西非、加勒比海、葡萄牙和法國等地飲食文化的影響。如今,墨西哥不同地區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料理,例如猶加敦半島(Yucatán Peninsula)、太平洋海岸(Pacific Coast)等等。

墨西哥料理的食材非常多樣,這讓它能夠靈活地因應不同飲食習慣或限制,例如素食(vegetarian)或純素(vegan)。因此,不論是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人,或是款待這類客人的主人,都能透過墨西哥料理享受到道地又美味的體驗!

道地墨西哥料理 vs 德州墨西哥料理 (Tex-Mex)

當人們提到「墨西哥料理」時,大多數人會想到來自墨西哥不同地區的多樣飲食文化。而所謂的「道地墨西哥料理」,指的是只使用墨西哥食材所製作的料理。

相較之下,德州墨西哥料理 (Tex-Mex) 是一種以較少核心食材為基礎的料理形式,其中有些食材在墨西哥並不常見,例如牛肉、黑豆、孜然、小麥麵粉、切達起司等。

德州墨西哥料理可以說是墨西哥料理在國際上最知名的形式之一,尤其是在美國廣受歡迎。這也導致有些人認為 Tex-Mex 並不算是真正的「墨西哥料理」。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Eddy’s Cantina),我們致力於提供道地的墨西哥餐飲體驗,同時也呈現許多美味的德州墨西哥料理 (Tex-Mex) 佳餚。

經典墨西哥料理

塔可餅(Tacos)

Tacos

塔可餅(Tacos)是墨西哥料理中最受歡迎的經典之一。它以玉米餅皮包裹餡料而成,餡料通常是肉類、海鮮或蔬菜。有些人還會在塔可餅上加上洋蔥、香菜和香料,讓味道更具正宗風味。

塔可餅的種類幾乎是無窮無盡,但一般是依餅皮的做法來分類。軟式塔可(Soft Tacos)使用新鮮未油炸的玉米餅皮,硬殼塔可(Hard Shell Tacos)則是先將玉米餅皮油炸至酥脆,而小炸捲餅(Taquitos)則是先將玉米餅皮捲起再油炸。

塔可餅可以直接用手享用,方便又美味,可以說是讓墨西哥料理風靡全球的重要代表。

在台北想要嚐到道地的塔可餅,就來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Eddy’s Cantina),我們提供經典與創意口味的多樣選擇,滿足不同饕客的味蕾。

Burrito

Burrito

Photo by Gonzalo Mendiola from Pexels

這道經典料理是用一張大張、柔軟的小麥餅皮(Flour Tortilla),將各種食材完整包裹起來。餡料幾乎沒有設限——墨西哥風味米飯或豆子、各式蔬菜、肉類(雞肉、牛肉、豬肉)、起司(切達起司特別受歡迎)、酪梨醬(Guacamole)、墨西哥番茄洋蔥丁(Pico de Gallo)、酸奶油以及各種香料,都能成為捲餅的主角。

在台北,如果你想品嚐到道地的墨西哥捲餅(Burrito),就來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Eddy’s Cantina) ——我們每天現做,提供經典口味與創新餡料,帶給你正宗的美味體驗。

Nachos

Nachos

玉米片(Nachos)的起源故事有點像美式中餐「雜碎(Chop Suey)」——在美國大受歡迎,但幾乎沒有中國人會真正吃。然而,與雜碎不同的是,玉米片無疑是真正美味的料理。

玉米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43 年,在墨西哥北部邊境城市 皮耶德拉斯內格拉斯(Piedras Negras),與美國德州 鷹關市(Eagle Pass) 僅一河之隔。當時,在 維多利亞俱樂部(Victoria Club) 工作的伊格納西奧「Nacho」安納亞(Ignacio “Nacho” Anaya)發明了第一份玉米片。故事的開端是一位常客 瑪米·費南(Mamie Finan) 從鷹關跨過邊境來到餐廳用餐。

後續版本各有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安納亞當時靈光一閃:將玉米餅切塊後油炸,再加上融化的起司與切片墨西哥辣椒,於是第一份玉米片就此誕生。

酥脆的玉米片、濃郁牽絲的起司,再搭配微辣清爽的墨西哥辣椒,這樣的組合實在令人無法抗拒。玉米片的名聲很快便傳遍世界各地。最初僅有三種食材,如今的玉米片則常見加入肉類、番茄、酪梨醬、洋蔥碎、回鍋豆泥、莎莎醬與酸奶油等更多配料。

Chimichanga

Chimichanga

Photo by Gonzalo Mendiola from Pexels

奇米昌加(Chimichanga)其實就是墨西哥捲餅(Burrito)的變化版,不同的是它會下鍋油炸,直到外皮金黃酥脆。關於它的起源,大多數說法認為出自美國亞利桑那州,也有一部分故事認為是墨西哥移民帶過去的料理。

其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有位亞利桑那州的餐廳老闆不小心把一份捲餅掉進油鍋裡,當時差點脫口而出一個以 “chi–” 開頭的西班牙髒話,但臨時改口說出「Chimichanga」,結果這個名字就此流傳下來,成為這道料理的名字。

如果你喜歡墨西哥捲餅,那麼你一定也會喜歡奇米昌加。它酥脆的口感不僅增添了層次,更保留了捲餅的一切美味精華。

Quesadilla

Quesadilla

Photo by Gonzalo Mendiola from Pexels

起司餅(Quesadilla)是一道傳統的墨西哥料理,以玉米餅皮夾入起司,經加熱後融化成濃郁牽絲的美味。除了起司之外,還可以加入肉類、蔬菜或其他各式食材。許多人也會在起司餅上淋上酸奶油、酪梨醬(Guacamole)、莎莎醬(Salsa)等配料,讓風味更上一層樓。

Fajita

Fajita

法士達(Fajita)這個名稱來自西班牙語 faja,意思是「腰帶」,指的是這道料理最早使用的牛肉部位。

如今,法士達最常見的做法是使用牛腹肉(Skirt Steak),不過雞肉與鮮蝦也同樣受到喜愛。在美國德州,許多墨西哥融合料理餐廳會將法士達端上桌時放在滋滋作響的鐵板上,搭配洋蔥與青椒一起享用。法士達既可以夾入玉米餅皮(Tortilla)中食用,也可以直接單吃。

Tamale

Tamale

玉米粽(Tamale)是一道以 masa harina(玉米粉製成的麵糰)為基底的料理。將麵糰包裹在玉米葉或芭蕉葉中,再填入肉類、起司或蔬菜等餡料,經蒸煮後即可食用。

它和台灣人熟悉的 肉粽 有些相似。在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Eddy’s Cantina),我們會在特別節日推出玉米粽,帶給大家正宗又難得一見的墨西哥美味。

Chiles Rellenos

Chiles Rellenos

起司釀辣椒(Chiles Rellenos)
這道傳統墨西哥料理是將 墨西哥辣椒(Poblano Peppers) 填入起司,裹上輕薄的麵糊後再煎炸而成。

牧場蛋(Huevos Rancheros)
牧場蛋(Huevos Rancheros)又稱「農莊風格蛋」,是一道傳統墨西哥早餐,以玉米餅皮搭配煎蛋與莎莎醬(Salsa)為主,通常會附上回鍋豆泥(Refried Beans)和/或米飯。

牛肚湯(Menudo)
牛肚湯(Menudo)是一道傳統墨西哥料理,以牛肚或其他內臟切塊,搭配多種香料在湯中慢煮而成。通常會附上檸檬角、蘿蔔片、洋蔥、香菜、牛至葉與玉米餅一起享用。這道料理也被視為「解宿醉」的傳統偏方,非常適合在喝了太多龍舌蘭(Tequila)或瑪格麗塔(Margarita)後享用。

墨西哥醬(Mole)
墨西哥醬(Mole)是一道經典料理,通常以雞肉或牛肉搭配以香料、堅果、種子和巧克力調製的濃郁醬汁。它常被稱為「墨西哥咖哩」,一般會搭配白飯或玉米餅食用。


墨西哥飲品

米漿(Horchata)
米漿(Horchata)是墨西哥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將白米與肉桂棒浸泡過夜,再過濾掉固體,最後加入香草、砂糖與肉桂粉調味,口感清爽香甜。

水果清涼飲(Agua Frescas)
水果清涼飲(Agua Frescas)是一種健康又清爽的飲料,將水果與清水打製而成,可以冷飲也可以常溫享用。常見口味有草莓、哈密瓜、鳳梨與芒果。

龍舌蘭酒(Tequila)
龍舌蘭酒(Tequila)是墨西哥最知名的烈酒,由藍色龍舌蘭(Blue Agave)釀製而成。在墨西哥,龍舌蘭酒常以「一口乾」的方式喝,也常搭配果汁或汽水。根據陳年時間不同,分為:Blanco(未陳年)、Reposado(2–11 個月)、Añejo(1–3 年)、以及 Extra Añejo(超過 3 年)。

Tequila

龍舌蘭酒(Tequila)
龍舌蘭酒是以藍色龍舌蘭(Blue Agave)發酵蒸餾而成,酒精濃度通常介於 38%~55% 之間。

在墨西哥,龍舌蘭酒通常是「一口乾」喝下,也常用來調製飲品,搭配的常見基底包括柳橙汁、葡萄柚汁、鳳梨汁、檸檬水以及可樂。

依照陳釀時間不同,龍舌蘭酒分為:Blanco(未陳年)、Reposado(2–11 個月)、Añejo(1–3 年)、以及 Extra Añejo(超過 3 年)。

梅斯卡爾酒(Mezcal)
梅斯卡爾酒是使用 30 多種龍舌蘭植物之一釀製而成的蒸餾酒。

龍舌蘭 vs 梅斯卡爾
所有的龍舌蘭酒都是梅斯卡爾酒,但不是所有的梅斯卡爾酒都是龍舌蘭酒。換句話說,龍舌蘭酒是梅斯卡爾酒的一個分支,就像波本(Bourbon)和蘇格蘭威士忌(Scotch)都是威士忌的種類一樣。梅斯卡爾可使用多種龍舌蘭釀製,而龍舌蘭酒只能用藍色龍舌蘭。此外,製程也不同:龍舌蘭酒以蒸熟的龍舌蘭釀製,而梅斯卡爾則是以燻烤過的龍舌蘭釀製,因此帶有濃郁的煙燻風味。

墨西哥啤酒(Mexican Beer)
墨西哥啤酒清爽順口,酒精濃度通常比其他國家的啤酒低。最受歡迎的品牌包括 Corona、Pacifico、Modelo Especial、Sol 和 Tecate。

大部分墨西哥啤酒呈金黃色或琥珀色,酒精濃度不超過 5%,口感輕盈清爽,沒有明顯的苦澀餘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orona,經典的喝法是在瓶口塞上一片檸檬角,擠入後再飲用,增添清新風味。


墨西哥佐料與配菜

莎莎醬(Salsa)
「Salsa」在西班牙語中意為「醬汁」,在墨西哥料理中有各式各樣的變化。經典的「玉米片佐莎莎醬」——油炸玉米片搭配番茄基底莎莎醬——更是美式墨西哥料理的代表。

墨西哥番茄洋蔥丁(Pico de Gallo)
又稱「莎莎新鮮醬(Salsa Fresca)」,它是以切碎的新鮮食材製成,比其他莎莎醬更乾爽,外觀有點像沙拉。因為不會過於濕潤,非常適合搭配塔可餅(Tacos)、捲餅(Burritos)、或法士達(Fajitas),不會讓餅皮軟爛。

酪梨醬(Guacamole)
酪梨醬是最受歡迎的墨西哥沾醬之一,由酪梨、辣椒、番茄、洋蔥、檸檬或萊姆汁、鹽和香菜調製而成。它常搭配玉米片食用,也能用來提升各種墨西哥料理的風味。

墨西哥米飯(Mexican Rice)
墨西哥米飯是傳統配菜,以白米、洋蔥、大蒜、番茄和香料製成,通常會搭配豆子或其他主菜。做法是先將米粒以油(或豬油)炒香,再加入番茄(或番茄醬)、雞湯塊、水和調味料燉煮。


墨西哥料理的七大區域
墨西哥料理主要分為七大區域:南太平洋沿岸、南部、北部、北太平洋沿岸、墨西哥灣、中部及巴希歐(Bajío)。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食材與烹調方式,造就了墨西哥飲食的多樣風貌。

墨西哥料理之所以在近年來風靡全球,不僅因為其多層次的風味,也因為它富含健康油脂、卡路里相對較低,並且能夠靈活適應各種飲食需求。

無論是想在露營時帶上幾份塔可或捲餅,還是想在晚餐時嚐試新的食譜,墨西哥料理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在台北的 Eddy’s Cantina 艾迪墨西哥餐廳 (Eddy’s Cantina),我們自豪地將道地墨西哥美食帶給台灣。從塔可、捲餅到玉米片與瑪格麗塔,這裡就是你在台灣品嚐正宗墨西哥風味的最佳選擇。

墨西哥料理在台灣的發展已超過二十年,如今在全島各地都能找到優質的墨西哥美食,尤其是在台北。我們希望這份指南能幫助你探索中美洲最精緻的料理風味。